进入2013年以来,在国际经济增速放缓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影响下,新疆物价上涨的宏观因素不断减弱。在自治区价格调控部门的努力下,我区今年前三季度CPI累计上涨4.2%,上涨幅度趋缓。
一、前三季度新疆價格運行的主要特點
2013年前三季度新疆CPI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4.2%,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7%。食品類價格、居住類和煙酒及其制品類價格成爲新疆物價上漲的主要動力。新疆農村CPI高于城市,南疆高于北疆。2013年前三季度新疆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6%,工業生産者購進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4%,降幅逐漸收窄。
(一)CPI漲幅平穩回落
2013年前三季度新疆CPI分別上漲4.6%、4.5%、4.1%、4.3%、4.2%、4.1%、4.1%、3.9%和3.6%,累計上漲4.2%,比上半年回落0.1個百分點,處在青海省之後位列全國第2。已經連續21個月高于全國平均水平,連續兩個月回落到自治區制定的4%的目標以下。翹尾因素影響拉動上漲2.8個百分點,占比達66.7%。從環比數據的變化看CPI上行的壓力有所緩解,環比數據從1月份的1.4%迅速回落直至負增長,有利于全年物價調控目標的實現。
(二)八大類居民消費價格分類指數“七漲一平”
今年前三季度八大類居民消費價格分類指數“七漲一平”,除衣著類價格持平外,其他七類指標分別上漲8.9%、2.2%、1.6%、1.3%、1.3%、0.1%和3.5%,食品類、居住類和煙酒及其制品類繼續成爲物價上漲的主要動力,物價結構性上漲的特點比較明顯。
(三)食品類價格依然是推動價格上漲的主要因素
通過分析CPI的上漲構成,今年前三季度新疆CPI的上漲動力依舊來自食品類價格的上漲,前三季度累計上漲8.9%,高出全國4.5個百分點,單月漲幅位居全國首位,拉動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漲3.2個百分點,影響程度達76.7%。在食品類價格中,9月份上漲幅度較大的種類主要有肉類上漲13.9%,鮮菜類上漲10.4%、水産品上漲8.3%,成爲新疆CPI上漲的主力。
(四)CPI农村高于城市
分城鄉看,新疆農村的CPI漲幅明顯高于城市。對比2011~2013年前三季度新疆農村與城市的CPI可以看出,農村CPI連續幾年高于城市,農村較低的收入水平與較高的物價水平之間形成一定程度的倒挂。全區農村居民消費價格近3年分別上漲6.9%、4.6%和4.5%,分別高出城市1.2%、1.3%和0.5%,相對差距呈現逐步縮小的態勢。
(五)PPI、IPI明顯回落
2013年前三季度新疆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各月分別下降1.7%、1.6%、2.7%、6.6%、7.7%、5.4%、2.2%、1.4%和2.5%。累計下降3.6%,跌幅位列全國前列。工業生産者購進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4%。PPI和IPI的雙降,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降低成本推動導致的CPI上漲預期,有助于新疆物價的平穩回落,但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新疆工業企業的發展。但從5月份開始,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和購進價格分別達到低點之後,降幅開始收窄,對市場反映靈敏的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開始上漲,出廠價格的降幅進一步收窄,釋放出市場向好的的信號,呈現逐步回暖的態勢。
二、新疆物價波動成因分析
就新疆CPI波動的因素來講,既有國際、國內宏觀經濟環境的因素,也有新疆特殊的原因。
(一)宏觀因素
1.貨幣流動性過剩的局面雖有緩解但未完全消失。曆史經驗表明:誘發通貨膨脹的主因是貨幣超量發行,沒有貨幣超經濟增長發行,就不可能出現通貨膨脹,也就不可能出現物價水平的持續上漲。截止2012年,我國GDP爲總量51.93萬億元,2012年廣義貨幣余額爲97.42萬億元,M2/GDP是187%,而同期美國比例只有73.2%。2013年8月,我國廣義貨幣余額(M2)更是達到106.12萬億元。貨幣供應的較快增長一是受外彙占款的影響,二是貸款增加較多的影響。盡管受經濟增速回調影響,市場預期不斷下降,對貨幣的需求不斷降溫,但如果出現刺激預期和需求的因素,因貨幣過多而推高價格的風險仍然較大。
2.輸入性通脹因素對物價上升推波助瀾。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美、歐、日等發達國家陸續推出了寬松的貨幣政策,美元、歐元、日元發行量持續擴大,世界貨幣存量持續較快擴大。目前美國經濟出現溫和向好趨勢,實體經濟開始恢複,對礦産資源等初級産品的需求有可能增加。這些真實需求變化與貨幣存量巨大的現狀結合,可能推動大宗商品現貨、期貨價格出現較快上漲,進而提高我國進口商品價格。此外美元等貨幣數量加快擴大與人民幣數量平穩增長相對應,可能加大熱錢對人民幣的投資偏好,從結售彙渠道擴大人民幣投放,加大國內潛在通脹壓力。
3.負利率對物價上漲的影響尚未完全消失。從利率角度看,我國當前的貨幣政策尚屬寬松。從更長的曆史數據看,自2003年經濟高速增長以來,我國實際利率一直爲負。負利率的長期存在帶來諸多不利影響,一是使中低收入者的實際利益受損,促使高收入者減少銀行儲蓄,加大對房地産等收益較高資産的投資,進一步推升資産價格,進而增強公衆通脹預期和推高物價;二是負利率意味著借貸成本較低,促使投資快速增長,拉升投資品價格;三是負利率使居民和企業儲蓄存款活期化傾向明顯,貨幣流通速度加快,對價格上漲産生較大影響。
4.通脹預期引起的物價上漲效應有所增強。IMF的一項研究表明,在一些發展中國家,通脹原因有60%可歸因于公衆對未來價格上漲的預期。只要公衆預期物價上漲,沒有供求矛盾的商品也會漲價,存在一定供求矛盾的商品價格上漲更快。最近一段時間,由于市場通脹預期不斷增強,人們對人民幣貶值預期加大,貨幣持有願望降低,轉爲購置其他商品,突發性的大量貨幣進入實體經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物價上漲。
5.勞動力成本及部分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對物價上漲形成一定的壓力。2004年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正式頒布實施《最低工資規定》,確定最低工資水平,要求每兩年至少調整一次。其中,山東、江蘇等7個省還將試點實行最低工資與物價聯動機制。最低工資標准的上調既有保障低收入群體的政策意圖,也是東部地區政府對近年來出現的“民工荒”做出的一種積極反應,迎合要求工資上漲的呼聲,通過工會協調、員工集體協商,推動企業加薪。無論是主動調整還是迫于外界壓力,企業大面積調薪已成爲潮流,勞動力價格呈現普遍上漲趨勢。當然,勞動力價格的上漲有助于提高勞動者的收入水平,特別是改善低收入群體的收入狀況。從一定層面看,勞動成本上升是我國“人口紅利”趨于減少,社會保障日益提升,勞動力生産率不斷提高,長期受壓抑的勞動者權益和真實價值釋放的結果。
6.房租的上漲態勢增加了物價上行的壓力。房地産市場“國五條”的實施,賣房者將新增加的交易成本轉嫁給買房者。部分購房者由于購房成本的提升不得不轉向了租房,增加了二手房的需求。因此,在二手房需求增加,供應量增加不多的情況下,房租呈較明顯的上升趨勢,提高了物價上行的壓力。
(二)新疆特殊因素
1.食品類價格上漲對新疆CPI的影響較大。2007~2008年、2010~2011年兩輪CPI上漲,新疆與全國一樣都是以食品引領上漲爲特征,食品價格上漲對新疆CPI的拉動作用更大。深究食品類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一是新疆冬季蔬菜供應對外的依存度仍然過高。每年11月至次年3月,烏魯木齊市場的蔬菜70%以上由外地調運,春節期間達到80%以上,烏魯木齊夏、冬季,本地、外購蔬菜比例失衡,導致冬季蔬菜零售價格居高不下。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數據顯示,2012年4月份至10月份,新疆市場上土豆、大白菜、西紅柿的平均價格高于全國平均,與廣東、甘肅等地的價格互有上下,處于中等偏上的水平。而2012年11月至2013年3月,新疆市場土豆、大白菜和西紅柿的均價不僅高于全國平均,還高于廣東和甘肅,處在價格最高的省區之列。二是飼料成本以及用工成本的上漲推動了食品類生産成本的上漲。成本的上漲導致部分種養殖戶轉産,進一步加劇了供需矛盾。
2.牛羊肉價格高企不下是造成新疆物價上漲的重要因素。造成牛羊肉價格高企不下的主要原因:一是生産規模下降。由于草場退化、牧區草場載畜能力下降以及部分養殖戶轉産導致産量下降。就目前牛羊業生産狀況,因草場的問題及繁殖率低等多種客觀原因,短期通過增加産量解決供應不足很難實現;二是成本上升。飼料和用工費用的大幅上漲致使生産成本大幅增加;三是需求旺盛。牛羊肉對新疆1000多萬穆斯林群衆來說是生活必需品,具有剛性特征,而且鑒于新疆牛羊肉的優質品質,內地市場對新疆牛羊肉需求呈上升趨勢,新疆牛羊肉需求旺盛的局面短期很難改變;四是儲備規模偏低。目前,自治區級地方儲備肉規模爲8000噸,這一儲備規模不能滿足重大節假日和生産淡季牛羊平價供應;五是政策顯效尚需時日。自治區財政2012年以後加大了對牛羊規模化養殖的支持力度,因牛羊繁殖及生産建設周期等原因,在一年之內還很難看到明顯效果。六是進口不足。今年進口的羊肉僅有約2000噸。
3.投資需求快速增長推高了物價水平。從新疆固定資産投資增速與CPI的曆史數據看,兩者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CPI漲幅一般滯後于固定資産投資增速2年左右,當固定資産名義投資增速與實際增速均達到20%左右時,一般會引起物價水平的上漲。國家近幾年不斷加大對新疆的支持力度,從各領域增加對新疆的投資,近幾年新疆的固定資産投資速增速一直在30%以上,這對新疆物價的上漲也産生了一定的影響。
4.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及国内需求的放缓是PPI下行的主要因素。国内需求下降、工业生产增长显著放慢也是PPI涨幅在今年显著回落的一个原因。虽然表面上看,工业生产增长放慢,减少了工业品的供应,对PPI是利好因素。但实际上,2008 年下半年以来工业生产增长持续放慢,预示着经济增长过快下滑的风险在加剧,也预示着企业盈利预期和状况不佳,生产意愿降低,而工业上游企业的减产势必减少对下游工业产品的需求。PPI走低,影响最大的行业分别是采掘工业,原材料工业,加工工业,这意味着这些上游行业的成本压力更加明显,企业效益下滑的风险加剧。
5.運輸成本的上漲依然是推動消費品價格上漲的原因之一。2012年,國家10次調整成品油價格,6升4降。與2012年初相比,3月份汽柴油價格分別上漲了4%和1.7%。同時,從2012年5月20日起,國家提高鐵路貨運價格,每噸公裏提高1分錢,直接提高了運輸的成本。同時,新疆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大量的消費品基本由內地調入,由于成本的提升必將推動消費品價格的上漲。且疆內主産區和主銷區之間的距離較遠,也提高了産品運輸的成本。比如,由北疆調牛羊肉到南疆三地州其運輸成本就很高。
6.出台多項調控物價的措施,效果明顯。一是部門聯席會議制度的不斷深入。爲切實做好價格調控工作,自治區建立了自治區價格調控聯席會議制度,准確地把握了自治區今年價格運行的走勢,對保持價格穩定起到了積極作用。二是多措並舉增加供應。今年以來,自治區采取多種措施增加牛羊肉和蔬菜的供應,目前已對吐魯番、昌吉兩地州補貼2770萬元,調運蔬菜12.72萬噸有效地增加了烏市蔬菜供給,降低了蔬菜的價格。自治區實施了新疆肉牛肉羊標准化養殖扶持項目並從新西蘭、澳大利亞等國進口牛羊肉以增加新疆牛羊肉的供應量。三是嚴控新的調價措施出台。爲保證新疆價格總水平的穩定,自治區嚴格控制新漲價措施的出台,前三季度沒有出台一項漲價措施。四是增加儲備,有效防止市場價格波動。爲保證節假日的消費需求,自治區儲備了8000噸牛羊肉和一定的大路菜、面粉、食用油等日用品,在節假日投放市場用于平抑物價。
三、2013年全年價格走勢預測及2014年展望
伴隨著全國經濟增速的放緩、穩健貨幣政策的繼續實施和大宗商品價格的回落,新疆2013年全年的通脹壓力將有所緩解。由于前期物價運行的基數已經很高,全年物價總水平仍然將在較高位置運行。
(一)影響CPI運行的宏觀經濟因素
1.有利因素。我國經濟減速將引導物價水平繼續回落。而且貨幣的流動性仍然偏緊以及外需增長將弱于前期,有利于物價的繼續回落。加之基數效應逐步減弱,四季度翹尾因素將明顯回落。
2.不利因素。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不確定性增加了價格調控的難度。大宗商品價格走勢分化,原油價格繼續下跌,基本金屬及CBOT農産品漲跌互現。短期內大宗商品國際市場將在下有支撐、上有壓力的區間呈震蕩走勢。這種情況增加了我國物價走勢的不確定因素。租金、勞動力等成本仍將繼續上升。短期內住房銷售市場萎縮將帶來租賃需求增長和租金成本上升。從勞動力市場看,當前勞動力供求缺口已由負轉正,加之提高最低工資標准和前期房價、食品大幅上漲的累計效用,預計勞動力成本將繼續上升。
(二)新疆2013年全年CPI運行趨勢預測
從整個宏觀經濟環境看,國家經濟結構調整的力度將會不斷加大,經濟發展增速結構性放緩,這有助于物價總水平的回落。新疆處在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關鍵時期,經濟發展的提速將會增加物價上行的壓力,加上季節因素的影響,2013年四季度新疆價格運行的基本態勢將較三季度略有回升,但全年價格調控目標的實現還是比較有把握的。
(三)2014年新疆CPI走勢展望
2014年,影響新疆物價水平波動的有利不利因素並存,新疆物價的上行壓力依然較大。從國際形勢看,全球經濟呈不均衡複蘇,國際環境仍然複雜嚴峻。從發達國家來看,美國量化寬松政策的退出預期增加了世界經濟走勢的變數。美國經濟步入緩慢複蘇階段,歐元區和日本上半年經濟數據表現良好。總體而言,明年我國的外部經濟環境和我區周邊經濟環境略好于今年,各種因素會對經濟産生一些直接或間接影響,需要我們密切關注和分析。同時,明年我區經濟穩中有爲,穩中有進的態勢將進一步鞏固,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將進一步提升,經濟轉型升級的步伐將進一步加快,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力度將進一步增強,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和活力將進一步凸顯。這些因素使得新疆2014年上半年CPI上行的壓力較大,預計2014年全年新疆CPI漲幅在4%以內。
四、2014年調控物價的措施建議
當前我區物價水平一直維持在較高水平,導致未來物價上漲的因素也很多。應繼續加強對物價的調控,確保物價水平穩中有降,爲經濟平穩增長創造良好的價格環境。在調控物價時,要長短措施相結合,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全力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確保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4.0%左右。
(一)不斷完善現有的價格聯動機制
建議盡快啓動健全社會救助和保障標准與物價變動挂鈎聯動機制的工作,繼續加大對低收入群體的價格補貼力度,減輕價格上漲對低收入群體生活的影響。當前,根據現實情況,要加大對優撫對象、城鄉低保對象、農村五保供養對象以及大中專院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補貼力度。要盡快制定多元化、分類實施的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充分考慮到不同結構家庭需求的特殊性,采取行之有效的幫貧扶困措施。對有殘疾、年老、重病等喪失勞動能力人員的低收入家庭,要搞好生活救助工作;對有勞動能力的低保對象,則做好就業培訓援助工作,促進其參加職業培訓計劃以及接受所提供的就業機會。對于處在低保邊緣的貧困人員,在物價上漲時,也要給予一定的臨時救助措施,緩解他們的生活困難。
(二)加大“菜籃子”建設
參照國家扶持糧食生産的辦法,對蔬菜種植戶給予種子、農膜、肥料等生産資料的補貼;加大對郊區菜農的直補力度。提高蔬菜基地的農資綜合直補標准。在供給過剩的情況下,確定最低收購價。
加大財政對蔬菜的補貼力度,提高財政對吐魯番、昌吉兩地入烏蔬菜的補貼額度,將補貼模式在全疆主要城市推廣。在主要城市周邊,根據人口和消費水平確定蔬菜,蛋奶等産品的生産規模,建設集中生産基地,對基地生産的産品由政府組織公司進行集中采購和銷售,達到保障供應的目的。
(三)加快10萬頭肉牛肉羊養殖基地建設項目的進度
(四)繼續加大蔬菜、牛羊肉的儲備規模
要根據新疆各地州不同的消費習慣和消費水平,結合實際確定牛羊肉和大路蔬菜的儲備規模,在了解人口分布的基礎上,合理布局儲備庫。進一步擴大烏魯木齊等重點城市對白菜、蘿蔔、洋蔥等大路菜的儲備,穩定大路菜價格,保證低收入群體供應。將羊肉儲備規模從現有的10000噸增加到15000噸,重點向烏魯木齊傾斜。
(五)豐富自治區肉羊肉牛調入渠道,千方百計增加供應量
建議商務廳協同相關部門盡快商討建立牛羊肉進口協調機制,擴大進口澳大利亞等國牛羊肉品,作爲儲備牛羊肉,保證節假日和供應淡季的補貼供應,並制定相應的政策配套措施。同時,將區域調劑模式制度化,由政府出面與青海、甯夏、甘肅和內蒙古等省區簽訂活羊調入協議,確保節假日和生産淡季牛羊肉穩定供應。對于跨區域調入活羊的規模企業給予補貼,增加企業運營的積極性。
(六)盡快建立自治區級價格調節基金
目前自治區僅建立了針對低收入群體生活補貼與物價上漲聯動的制度,在價格調節基金的其他方面尚未建立實施細則。建議自治區按照每年財政收入增加值的1%作爲價格調節基金,充分發揮價格調節基金對調控生産、調節物價的重要作用。同時考慮針對關系自治區國計民生的重要商品,如牛羊肉、蔬菜等編制專項調節基金。
(七)進一步理順流通環節的各項收費
降低日用消費品在批發市場、農貿市場、農副産品平價商店的用電、用氣、用熱價格和運營費用。讓菜農直接跟蔬菜銷售商進行交易,盡量減少蔬菜流通環節,盡快建立産銷銜接長效機制,避免出現一邊打壓蔬菜田頭收購價,一邊擡高蔬菜市場零售價的狀況,防止蔬菜流通領域兩端都成受害者。
(八)進一步加大價格監測、預警力度
加大對牛羊肉及其他農産品整個産業鏈條的過程監控,嚴格防範各流通環節哄擡物價的行爲。各大新聞媒體和電視台,廣播電台以及互聯網,每天定時發布各類蔬菜、牛羊肉等主要副食品的價格,同時會同有關部門積極宣傳政府的各項保供應,保民生的措施。讓民衆了解到蔬菜和副食品儲備充足,價格穩定,理性應對各類漲價現象。
盡快建立物價監測預警體系,重點加強産品價格的監測預警,完善價格監測網點布局,擴大價格監測的覆蓋面,提高價格監測的時效性和准確性。積極研究放開商品的價格監管機制,改變現在被動的局面。積極完善應對價格較大波動應急預案,必要時對糧油副食品、電煤臨時價格幹預,切實控制價格不合理變化。
繼續做好主要農副産品、農資、棉花、煤炭、商品房、醫療、交通、住宿、學雜費、通訊費用、旅遊等重要商品價格監測工作,分品種制定價格調控預案,防止價格異常波動。繼續加大建材市場供應,開展商品房明碼標價工作,完善放射性等危險廢物處置收費政策。繼續加強涉農價格和收費的監管,切實減輕農民不合理負擔。
(九)加大輿論宣傳力度
建議統計數據發布會中增加公布物價調控措施的內容,及時報道黨委、政府在扶持生産、調控市場、穩定物價、政府定價方面已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按期公布牛羊肉、蔬菜等主要食品的供應和儲備情況,正面會用社會關切,澄清不實報告,穩定社會預期。
信息來源:自治區改革和發展委員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