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牛、羊保持快速发展势头,生产效益较好 第三季度末我国牛存栏和出栏分别为13752.4万头和3402.02万头,比2002年同期增加3.93%和5.12%。其中,河南、山东、河北、吉林、安徽、四川、辽宁、黑龙江牛出栏头数均超过150万头,8省区牛出栏数量占全国牛出栏总量的70%,以河南出栏529.08万头为最多,其次是山东(407.16万头)和河北(372.65万头),三省牛的出栏数量分别占全国总量的15.6%、12.0%、11.0%。 前三季度八个主产省的牛肉产量均超过20万吨,其牛肉产量占全国牛肉总产量的69.1%。其中河南69.10万吨、河北61.60万吨、山东58.66万吨、吉林33.94万吨,辽宁、黑龙江、安徽和四川牛肉产量在21—24万吨之间。黑龙江、河北、山东牛肉产量分别占全国牛肉总产量的15.2%、13.5%、12.9%。 第三季度末羊存栏和出栏分别为35619.56万只和18279.39万只,比2002年同期增长5.84%和7.57%。其中山东、河南、新疆、河北、内蒙、江苏和四川七个省份羊出栏数量超过1000万头,羊出栏数量占全国的71.6%,以山东出栏2815.27万头为最多,其次是河南(2750.57万头)和新疆(1800万头),三省(区)羊出栏数量分别占全国出栏羊总量的15.4%、15.0%、9.8%。 8个羊肉主产省的产量超过10万吨,其产肉量占全国羊肉总产量的73.3%。其中,河南(32.17万吨)、新疆(32.00万吨)、山东(29.04万吨)、内蒙古(25.14万吨)、河北(23.35万吨)、四川(18.33万吨)、江苏(12.66万吨)和安徽(10.11万吨)省区产肉量分别占全国羊肉总产量的12.9%、12.8%、11.6%、10.1%、9.4%、7.4%、5.1%和4.1%。 在生产效益方面,由于我国肉类结构中牛羊肉比例偏少,牛羊肉市场长期看好,价格较高,即使是1998年卖猪难,猪肉价格极低的情况下,牛羊肉价格也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2003年肉牛短期育肥头平均获利350-500元不等,18个月直线育肥的散养户每头净收益在1900元左右。 预计全年牛肉产量620万吨,羊肉340万吨,比上年分别增长6.1%、7.4%。 二、牛、羊产品进出口贸易分析 (一)牛产品进出口额增长,贸易逆差 2003年1-12月份,我国牛肉产品出口总量为2.61万吨,同比下降3.41%,出口总额为8739.88万美元,同比增长3.29%。牛肉产品进口总量为5.71万吨,同比增加13.75%,出口总额为1.36亿美元,同比增长98.01%。牛产品贸易总体呈现贸易逆差。 1、鲜冷冻牛肉出口下降,加工牛肉和牛杂碎出口量增加 鲜冷冻牛肉出口下降。2003年1-12月,鲜冷冻牛肉出口额1487.52万美元,同比下降21.81%;出口总量8870.27吨,同比下降24%。香港(6847.86吨)、俄罗斯(993.88吨)、阿联酋(508.58吨)和科威特(363.43吨)是我国牛肉的主要出口地区,与上年相比,从我国的进口量分别下降了15.76%、30.30%、19.48%和28.57%。对四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合计为8713.74万吨,占鲜冷冻牛肉总出口量的98.24%。 牛肉出口额超过100万美元的省市有:山东、河南、吉林、湖南和安徽,出口额为1268.06亿美元,占全国牛肉出口总额的85.25%,与上年相比,除安徽牛肉出口上涨了1.12倍外,其它省牛肉出口量均有所增加,其中湖南降幅最大,为21.02%。 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方式出口牛肉1399.53万美元,占牛肉出口总额的94.09%,同比减少17.08%;边境小额方式出口66.48万美元,同比减少53.28%;进料加工出口牛肉21.50吨,同比减少68.05%。 加工牛肉出口增加。1-12月份加工牛肉出口量为1.69万吨,同比增长12.16%;出口额为4088.77万美元,同比增长29.95%。我国加工牛肉主要出口地是香港、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其中加工牛肉出口到香港数量为7165.997吨,同比增长14.46%;出口到日本5377.736吨、同比增长42.72%;出口韩国1704.360吨,同比下降10.45%;出口印度尼西亚1097.924吨,同比增长15.90%;出口马来西亚1014.381吨,同比增长12.07%。 牛杂碎出口量236.51吨,同比增长28.32%;出口额为96.55万美元,同比下降5.10%。其中出口到日本164.3吨,同比增长17.31%;出口香港58吨,同比增长97.61%。 2、鲜冷冻牛肉进口下降,牛肉进口量、进口额增加 1-12月份,我国鲜冷冻牛肉进口量为8135.02吨,同比下降26.16%;进口额为1193.18万美元,同比下降5.87%。 我国鲜冷冻牛肉主要来源于美国、澳大利亚、巴西和新西兰,进口量合计为8095.74吨,占牛肉进口总量的99.52%;其中从美国5286.22吨,比上年下降37.23%;从澳大利亚进口2230.443吨,同比增长4.28%;从巴西进口467.3吨,比上年增长1.84倍;从新西兰进口111.78吨,同比下降46.75%。 鲜冷冻牛肉进口额超过100万美元的省市有:广东、上海和辽宁,进口额分别为679.41万美元、220.49万美元和137.26美元,三省市进口牛肉合计占全国牛肉进口总额的86.92%。 我国加工牛肉进口量为247.24吨,同比下降26.86%;进口额为353.15万美元,同比下降17.68%。 我国牛杂碎进口量为48690.18吨,同比增加25.71%;进口额为4884.55万美元,同比增加65.07%。 (二)羊产品进出口均大幅增长,贸易逆差扩大 1-12月份,我國羊産品出口2084.05萬美元,同比增長1.62倍;進口5059.38萬美元,同比增長62.70%。貿易逆差2975.33萬美元,同比擴大。 1、羊肉出口額和出口量增加 2003年1-12月,羊肉出口額2061.94萬美元,增長1.65倍;出口量12477.53噸,同比增長1.50倍。羊肉出口目的地主要是約旦、香港、阿聯酋,出口量合計占羊肉出口總量的86.67%。其中,出口約旦5575.576噸,同比增加2.9倍;出口香港3253.617噸,同比增加11.86%;出口阿聯酋1984.519噸,同比增加8倍。 羊肉出口額超過100萬省市有:內蒙、北京、山東、甘肅、河北、和上海,出口額爲1857.59萬美元,占羊肉出口總額的90.09%。 從貿易方式看,一般貿易方式出口2061.39萬美元,占羊肉出口總額的99.97%。 2、羊肉進口額增加,進口量下降 羊肉進口額3859.73萬美元,增長42.76%,進口量34052.17噸,同比下降2.36%。羊肉主要進口國爲新西蘭和澳大利亞,進口量合計爲2.43億噸,占羊肉進口總量的99.92%。其中,從新西蘭進口2.72萬噸,占羊肉進口總量的79.9%,同比增長4.82%;從澳大利亞進口6817.39噸,同比減少23.42%。 羊肉進口額超過100萬的省市有三個省市,其中遼甯進口2930.32萬美元,同比增加17.36%;黑龍江進口366.40萬美元,同比增加1.02倍;天津進口334.09萬美元,同比增加1.32倍。三省市進口額合計爲3630.81萬美元,占羊肉進口總額的94.01%。 從貿易方式看,一般貿易方式進口3843.56萬美元,占羊肉進口總額的99.58%。 三、牛羊肉人均消費水平仍然較低,地區間差異擴大 2003年1-11月,我國牛肉人均消費量爲0.16公斤/月,人均消費額爲2.41元/月。與2002年同期相比,我國牛肉人均消費量保持不變,但人均消費額從2.21元/月提高到2.41元/月,提高9.05%,說明牛肉價格上升。遼甯牛肉人均消費量排名第一,爲0.31公斤/月;山西牛肉人均消費仍爲全國最低,而且從2002年的0.06公斤/月下降到2003年的0.05公斤/月,降低幅度達16.67%。2003年牛肉人均消費最高省份是最低省份的6倍多,與2002年相比差距擴大。 1-11月,我国羊肉人均消费量为0.1公斤/月,人均消费额为1.55元/月。羊肉人均消费量从2002年的0.09公斤/月上升到2003年的0.1公斤/月,升幅为11.11%;人均消费额从1.34元/月上升到1.55元/月,升幅为15.67%。在羊肉消费排名方面,新疆是人均消费最高省份,为0.75公斤/月;江西、贵州两省仍为全国最低,人均消费只有0.01公斤/月。2003年羊肉人均消费最高省份与最低省份之间的差距扩大。 从全国肉类(包括禽肉,但不包括肉制品,下同)消费结构来看,牛肉占肉类消费的比重为6.17%,与2002年同期的6.23%相比略有下降;羊肉占肉类消费的比重为3.90%,与2002年同期的3.50%相比上升,牛羊肉合计占肉类消费比重的10.07%,与2002年同期的9.73%相比上升。尽管从全国总体上来看牛羊肉消费比重不高,但部分省市已占较大比重。如北京、天津、辽宁、内蒙牛羊肉消费比重在20%以上,新疆、青海、宁夏三省更由于消费习惯、生产结构和宗教等因素,牛羊肉消费比重都超过了30%,甚至接近一半份额。 信息來源:食品商務網 |